为跟随毛主席,他千里寻革命,却阴差阳错加入国民党,后来如何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3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1926年,农民运动在湖南风生水起,尤其是湘潭县那边,更是轰轰烈烈地搞起了农民协会、农民自卫军和乡村革命政权等,引来了不少农民参与。

这年毛泽东回到家乡,写下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,并委托老乡帮自己介绍一下农民运动的具体情况。

没过多久,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就过来了,他对毛泽东说:“我哥哥是委员长,他暂时有事没办法过来,所以派我来向介绍情况,还请见谅。”

毛泽东点了点头,问:“你叫什么?”

“我叫彭绍辉。”说完,彭绍辉便把当年农民运动的情况一一道来。

在中国,自古以来都倡导以民为天,一个社会是否安定,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源自于农民群体,这也是为什么毛泽东会选择把方向转向农村,开展农民运动的原因。

虽然这个彭绍辉年纪轻轻,但一提到农民运动,却说得头头是道,到最后,毛泽东都忍不住夸他说:“有你这样的年轻人在,农民运动肯定会做起来的。”

听完,彭绍辉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,因为在刚才汇报的过程中,毛泽东也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,让他大开眼界。于是他赶忙开口:“这都是我哥哥他们的功劳,他们带着农民进行抗争,我就在后面跟着学习。”

说到这里,彭绍辉的眼睛都亮了:“我们家兄弟五个,有四个都在农民协会,而且我四哥还是乡农民协会委员长呢。”

通过此番交流,毛泽东对彭家四兄弟有了初步的了解,心中不禁生出欣赏之情,“那可了不得,没想到你们还是革命家庭呢,我们的革命正需要这样的家庭哟!”

看着眼前毛泽东亲切地为他宣传农民起义、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推翻封社会的道理,彭绍辉心中不由得热血澎湃。从那时起,他便下定决定跟着共产党,跟着毛泽东搞革命!

为求革命,寻找毛泽东

5月21日“马日事变”爆发,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派出武装部队,对当地农民运动进行残酷镇压。对此,中共党员并没有畏惧,他们集结了湘潭、湘乡、宁乡一带的党组织,和农民自卫军10万多人,攻打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,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,彭家四兄弟自然也参与其中。

因为斗争经验不足,再加上双方实力悬殊,最终运动失败,彭家四兄弟被反动派通缉。面对越来越恶劣的形势,彭绍辉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,他决定去找毛泽东,继续开始革命!不过中国那么大,要去哪里找毛泽东呢?彭绍辉稍微想了一下,决定先去毛泽东的老家去看看。

毛泽东老家在韶山,和彭绍辉的瓦子坪只有8公里。于是,彭绍辉连夜启程,走了大半夜,一直到天边刚亮的时候才到地方,可几经打听,韶山当地的人都说毛泽东早就走了。

这下彭绍辉心中开始迷茫起来了,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,经过短暂的气馁后,他又重新振作起来,向湘潭县上出发。可到了湘潭县一打听,发现毛泽东已经离开前往长沙去了。到了这里,彭绍辉到迟疑了,因为他从来没有出过远门,在他眼里,外面既是新鲜未知的,也是危险未知的。

站在火车站门口思索了许久,他最后长叹一声,还是进到了火车站里。

彼时长沙到处都是四处巡逻的军警、密探,家家户户大门紧闭,街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。这让彭绍辉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,他隐隐觉得自己到这里依旧一无所获,但为了心中的信仰,他还是决定先四处打听一下,万一能有毛泽东的消息呢?

可一连在街上晃悠了很长时间,都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,连夜来的疲累和饥饿在这个时候全涌了上来,让彭绍辉倍感低落。

就在他停在一家饭店暂时落脚时,突然听到一个消息,那就是之前计划农民运动的共产党人好像在武汉出现过。这个消息让彭绍辉大喜过望,他坐上一辆通往武汉的火车,顺利来到武汉武昌。

可谁知刚一下车,还没等他去问毛泽东的消息,就从路人口中得知,军阀汪精卫也叛变了革命,到处抓捕共产党人。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强压下,当地百姓群众人心惶惶。

这下彭绍辉彻底绝望了,让他绝望的并不是革命“熄灭”,而是自己是真的找不到毛泽东,没办法跟他搞革命了。就在他满心迷茫时,突然看见前面围了一圈人,旁边还站着几个士兵,贴着“征兵”二字。原来在不知不觉间,彭绍辉已经来到码头,而那群人是正在招兵的国民党军。

见此情景,彭绍辉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东西,那是他在参加农民协会时戴的袖章,如果给国民党发现,肯定是要被抓起来的。

为了自身安全,他转身就要离开,可刚没走两步,他就想起那些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兵,在军阀许克祥的指挥下,向农民起义军发起进攻的场景,不由停下了脚步。

他想,当初之所以失败,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装备和作战方法嘛?现在这个征兵,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吗?这么一想,彭绍辉原路返回,找到征兵的士兵报名。

一开始,彭绍辉还担心自己会因为之前参加农民运动的缘故被认出来,没想到登记的长官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,然后填完基本资料后就把他给收下了。就这样,彭绍辉被安排在国民革命军第35军1师1团3营12连,就驻扎在不远的武昌两湖书院,是一个新兵连。

连队的士兵大多都是都是湖南湘乡人,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农民运动失败后,被迫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的。

相同的经历让几个人同病相怜,一次,彭绍辉藏着的袖章不小心被班长发现,后者连忙提醒他说:“听班长的话,别保存这么危险的东西,要是被发现,你的小命就没了。”

对于班长的一片好心,彭绍辉表示理解,但他却始终狠不下心烧掉袖章,因为在他心里,始终都坚信毛泽东能带着穷苦老百姓干起来。如果仅因为贪生怕死就将袖章烧掉了,那将来他又有什么脸面去见毛泽东呢?这么想着,他将袖章缝进衣服最里面,这样就不用担心被发现了。

在军营的这段时间,彭绍辉这群人过得并不舒心,尤其是军官们时不时地打骂、欺辱新兵,让人忍不住心生愤懑,也更让彭绍辉怀念曾经在农民自卫军的日子。

除此之外,更让他受不了的,就是蒋介石政府迫害共产党员以及围剿红军队伍的行为。在他当兵的这段时间,免不了要上战场,每次临到两军对垒时,他都会躲进角落里,不愿意跟红军战士正面交锋,甚至包括追击的时候,都只是跑两步,然后放几个空枪,就不肯再追了。

可即使这样,彭绍辉还是看到不少红军战士被抓,目睹了不少爱国志士受害,那些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折磨下,依旧坚持自己的信仰,临死前都高呼革命胜利。每每遇到这种情况,彭绍辉都心如刀绞。

脱离国民党军队,加入革命队伍

1928年春,彭绍辉所在的师部被改编为湘军独立第5师,由彭德怀担任其第1团团长,正好成了彭绍辉的上级。

由彭德怀等共产党人领导,第一团很快就建立了党的秘密支部,并且组织发动了“闹饷运动”,通过号召,彭绍辉也加入了这场运动。

不在这场运动中,彭绍辉表现出来了自己正直的一面,他平时吃苦耐劳的表现,也让彭德怀默默记下了这个品性良好的小伙子。

不久后,师长周磐经彭德怀的劝说,开始创办随营学校,负责人是当时的共产党人黄公略,教官是从黄埔军校找来的共产党员黄纯一和贺国中。深受青睐的彭绍辉自然也少不了被派到里面进行学习。

当时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迫害,共产党的宣传只能私下里秘密进行,但好在彭绍辉在这个到处都是共产党员的学校里学习,能够时常听到黄公略在课堂上,讲述革命存在的意义。尤其是关于农民运动的进步思想,都让彭绍辉明白了不少道理,看到革命的曙光。而且更让他欣喜的,莫过于7月22日,彭德怀宣布“起义”,并称不再为军阀卖命的那一刻。

那时,看着讲台上团长,彭绍辉是既激动又兴奋:“我一直在找寻革命的道路,没想到它就在我面前,真是太让人惊喜了。”

听到这话,彭德怀也哈哈大笑:“只要你心里有革命,到哪里都能找到同伴,这次起义后,我们的部队会直接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,只要是为了革命,大家只管放手去干!”

这场起义打得国民党军措手不及,平江起义之后,随着部队的改编,原1、2、3营也紧随着改编为1、4、7团,转战于修水、铜鼓一带,一直到湖南省委那边发来通知,要他们避开敌人,与毛泽东、朱德等人联络。

彭德怀也没有带走所有人,他跟黄公略兵分两路,由他带着红5军1、3纵队前去井冈山会和,剩下的人跟着后者留守平江、浏阳一带,依照地形和国民党部队展开游击战。

就这样,彭绍辉跟随队伍上了井冈山,见到了当时正在井冈山进行战略部署的毛泽东,两个老乡一见面,顿时倍感亲切。一见到毛泽东,彭绍辉这心里是更加激动了,他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的事情都说了一遍,满心满肺的都是委屈:“我终于见到你了,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没办法跟你搞革命了。”

毛泽东笑呵呵地安慰他:“只要你心里想着革命,在那里都能找到队伍。我听德怀同志说,你在队伍里非常吃苦耐劳,这一路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吧。”

“别说了,那些军官简直就不把我们这些新兵当人看。”一提到在国民党部队中当兵的日子,彭绍辉就忍不住气愤,一股脑把部队国民党军官欺负新兵的事情全倒了出来。

尽管这一路上兜兜转转,但还好他最后还是重新回到了革命的大部队里。

也正是同年,在一次整军休息时,彭绍辉经黄公略介绍,在一户农家的茅棚里对着昏黄的煤油灯举拳宣誓,代表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且进入到了中央苏区,参与反“围剿”的斗争中。

作战英勇,痛失左臂不放弃

凭借着一股“狠劲”,彭绍辉专“啃”硬骨头,找国民党军最难缠的部队发起进攻,凭借着灵活的作战和勇猛,屡立奇功,没过多久就从红5军三团分队长、升到红5军第1师师长。

毛泽东也对这位小老乡分外照顾,不仅经常鼓励他多做调查研究,多和他人探讨实际战术,以及多立战功。而彭绍辉也不负期望,在第四次反“围剿”斗争中,他带着自己手下的部队,奔向最前线,意图牵制住蒋介石的50万大军。

1932年底,多次“围剿”失败让蒋介石逐渐失去了耐心,为了早日铲除心腹大患,蒋介石将50万大军分成左、中、右三路,浩浩荡荡地攻向中央苏区。

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中央苏区那边,随后不久,彭绍辉就接到组织的命令,让他带着第1师前去北线阻击敌人。

此时的彭绍辉经过战斗洗礼,反应速度也提升了许多,立刻便组织部队奔袭到指定地点,迎击敌人,并配合主力部队的作战部署。面对那些国民党军官,彭绍辉就忍不住想起自己曾受到的欺负,一边吆喝着“进攻”,一边掂着枪瞄准敌人,伴随着数声枪响,很快就倒下一片敌方尸体。

就这样,他们连克宜黄和乐安,将城中的敌人完全消灭,然后配合着主力部队围攻南丰城,直接化被动为主动。

但因南丰县城的敌人顽强抵抗,红军久攻不下,再加上陈诚援兵将至,在衡权了利弊之后,彭德怀下令整军撤出南丰,并改围攻战术为诱敌伏击,在宜黄南部的黄陂一带进行伏击。

接到命令后,彭绍辉指挥着部队佯装撤退,或许是戏演得太逼真,敌人果然上当,并在后面紧追不舍,一路跟着红军到了黄陂、大龙坪附近。

要知道这两个地方可埋伏着红军部队,国民党兵一来,埋伏在这里的红3军团立刻抓紧时机发起猛攻,直接把敌人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。

而彭绍辉的部队也在听到枪响后快速转身,参与进这场伏击战中,彭绍辉冲在最前面,直接掂起刺刀冲进敌群,跟敌人厮杀在一起。有些人还没反应过来为什么会突然有这么多枪声在四周,就被彭绍辉一刀给劈死,直接做了刀下亡魂。

经过彭绍辉师部一天一夜的奋战,敌方一个旅的兵力被全部消灭,他们甚至还缴获了1400多支枪械,以及俘虏了2000多名敌方士兵,使得陈诚带来的部队遭到了重创。

本以为这次能重创红军,却没想到反而把自己的一个旅给赔了进去,这种挫败感可把陈诚给气坏了,连夜调集了6个师的兵力,分两路扑向广昌。

面对这种紧急情况,彭德怀当即向彭绍辉下达命令,让他所带领的1师担任草台岗的主攻任务,抢占霹雳山,并牵制住敌人兵力,以确保主力部队能成功歼灭敌军。

接到这个命令的彭绍辉,自然是马不停蹄地带着部队赶往霹雳山,但是当他们到达那里的时候,敌军已经占领了主峰和其余两个山头,将有利地形完全控制住。要知道,想要获得一场战役的胜利,首先就是获得有利地形,但先机已失,意味着这将会是一场恶战。

不过这些对于彭绍辉而言都是浮云,他对着手下的战士们说:“为了大部队能全歼敌军,我们一定要拿下这个制高点,拿不下来,我们就不下山!”

此话一出,部队里的战士们立马兴奋起来,纷纷高呼响应。

霹雳山地势险峻,打起仗来没有那么轻易取胜,在彭绍辉的指挥下,红军以猛烈火力对上国民党兵,两军一度僵持不下,但好在彭绍辉发现这一点后,迅速改变战术,最后在中午的时候顺利攻占一个山头。因为得来的胜利很不容易,因此面对溃逃的敌军,彭绍辉更是穷追猛打,直接捡起地上被扔弃的步枪冲过去。

但就在他们刚冲到半山腰的时候,旁边埋伏着的国民党兵见势不妙,立刻朝着这边放冷枪。只听两声枪响,彭绍辉顿时觉得左臂一阵剧痛,直接受子弹的冲击力影响,整个人摔倒在地上,骨头当场断成几截。

彼时的他一心只想攻占霹雳山,哪还顾得上自己的伤,他撑着身子想站起来,可无奈伤势太严重。尝试了几次都没能站起来。

最后还是战友看他半边身子都是血,半劝半背地把他从战场上弄下来,送到医院检查时,才发现受创的伤口严重感染,左臂骨已经粉碎性骨折。

面对这种情况,医院方面赶紧连做三次抢救,但由于里面的骨头被打得太碎,再加上伤口已经开始化脓,整条胳膊都变得又青又紫,已经再没有能下刀的地方。甚至于彭绍辉也因为伤口发起高烧,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。见他的情况没有好转,医生建议截肢。

这边话刚一出口,旁边迷迷糊糊的彭绍辉立刻坐了起来,瞪大了眼说:“不行!截肢了不好上战场!”

要知道现在正是战斗的关键时刻,这要一截肢,不就成队伍里需要照顾的伤员了吗?那还怎么指挥作战?一想到这里,彭绍辉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。

彭德怀一听也过来劝他:“我也不想让你截,但是不截肢就没命,命都没了你上哪去打仗?况且没了左臂,你还有右胳膊,照样能上战场杀敌人!”

最后彭绍辉被说服了,当时手术条件非常简陋,不仅截肢是就地取材,用的是锯木头的锯子,甚至都找不到麻药。可即使如此,彭绍辉还是扛了下来,虽然每天看着空荡荡的左臂难免伤感,但他一出院就立即申请上战场杀敌,得到了当时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的鼓舞。

虽然当时的他生活上有诸多不便,但不管是大部队长征,还是抗日,解放战争,彭绍辉都没有再缺席。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在国家和平时代又兢兢业业,以至于后来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,称他为“红军部队培养出的独特人才”。

1955年授勋典礼上,彭绍辉被授予开国上将头衔,为他的革命道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